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今天為大家找到一篇網路上的文章,內容是關於企業改善的方法。大家可以一起來學習。(資料出處:http://gembapantarei.com/Chinese/2007/08/post.html)
我們諮詢的客戶經常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如何保持改善獲得的成果。在我們的諮詢顧問最近的一次討論中,我們達成了下列共識,即三種傳統的回答並不足以完全接觸到問題實質。
首先,管理層關注和承諾是根本。由於競爭壓力而確保改進能得以保持,主管和經理常常選擇有利於他們自己的測量。即是“只改進你所測量的”的例子。你必須測量能使改善持續的結果。
其次,員工的參與也是必須的。人們會抵抗改變到來或當改變強加於他們。當人們參與改變並且變革對他們有意義時,人們才會擁抱改變。簡而言之,人們珍惜其所創造的。改善專案必須設計和管理這一因素。
第三, 對於改善過程中涉及到各個利益相關人,應定義一個清晰的答案來回答他們“這對我意味著什麼?”這一問題。改善的重點是用一種贏利的方式來減少浪費,使工作更安全和更簡單。利益的數量化和準確傳遞這些資訊是關鍵,能説明人們看到保持改善成果的需要。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小提醒:接下來就是此篇文章的重點之處了)
然而即使這些因素都到位,改善也不是總能持續。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根據我們的經驗有一種因素最重要。在進行改善的環境中常常缺少清晰的標準。 作業人員不同,作業方法可能會不同。工作團隊和班次不同,機器的設置也會不同。
我們遇到過這樣的一個組織,由於害怕會限制其最好員工的創造性而不設定清晰的標準。這在工程領域,銷售團隊,高技能的技工中很常見。這些經理常常這樣說:
“ 我的流程已經失控,必須依靠有專業知識和高技能的聰明員工才能使其工作。
這種創造性的需求是用來設定和改進標準的,而不是用於達到標準。這是對通過用技能和創造性來建立標來准解決問題的誤用。一旦通過改善團隊努力和六西格瑪流程對變動的因素得以科學的認識,這些創新性和有技能的員工即為突破性改善奠定了基礎。
大野耐一說“沒有標準就沒有改善”(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超推,不得不按個讚)
。改善活動的一部分必須用來建立新標準或現時已知最好的方法。標準不會永遠不變,將成為未來改善的基準。
對於重複的流程,可採用由節拍時間、作業序列和標準在製品組成的標準作業。對於非重複作業,那可能需要使用目視作業指示和防錯法來定義一個清晰的流程來內建品質。
對標準的堅持是保持改善的第四要素。和其他三個要素一樣,它也是和人緊密相關而常常要求組織中文化的轉變。最後,成功的持續的改善不僅僅是實物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行為的改變。
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可以看得更遠」雖然這則是企業的例子,但我們可以套在自己的身上去做檢視。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提醒大家可以問問自己是否也有清楚的目標及對於標準是否能夠堅持,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相信你也會是卓越的個人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