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總編輯的話:人脈沒有SOP


自從上大學以來,「人脈=錢脈」這句話不斷出現在耳邊,好多長輩、講師都告訴小編要多幫自己拓展人脈,因為「人」在未來的影響之深遠。只是,不曉得讀者有沒有跟小編有一樣的想法,人脈要怎麼拓展?拓展後又要如何持續經營呢?讓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請來總編輯來告訴大家何謂人脈。


(內文摘錄至Cheers雜誌)

為了累積人脈,你得學會建立交情、維繫關係、行銷自己。如此這般才能被「貴人」看到,緊要關頭拉抬一把。老實說,好累!
難怪資深主編洪懿妍提出封面故事,從「不為難自己的舒服人脈學」角度切入時,所有人都眼睛一亮:「可能嗎?可以嗎?」
可不可能,可不可以,讀完由她和記者許瓊文、文稿編輯吳佳珍製作的系列報導,你就知道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倒是可以先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見證。
我在新聞界工作了15年,當初踏進這一行,我的同學都跌破眼鏡,因為我看起來很嚴肅,話不多,又不愛跟人哈啦,實在跟大家印象中每天要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記者工作連不起來。記者是不是需要人脈的職業?當然是,它就算排不上Top1,絕對也在Top5之列。
一開始,我也很痛苦。跑線時,看見同業3分鐘就和採訪對象麻吉到像認識30年,不管我再怎麼「裝high」,感覺都很勉強。更重要的是,這勉強還不只是我自己心裡知道,別人也感受得出來。這樣掙扎了一陣子,眼看著「模仿」是不行的,我開始慢慢思考,有沒有屬於我的「人脈之道」?想來想去,雖然我沒辦法天生「交遊廣闊人人愛」,但是有幾個關鍵字,卻是我可以做到的:
第一,我真的喜歡挖掘、感受別人的人生故事。「誠意」,我有。
第二,我也真的享受記者工作的特質和使命感。對這個角色的「承諾」,我也有。
找到屬於你的方程式
10幾年下來,到現在,我的個性還是跟當初差不多,可是這兩點,我總是盡量要求自己能做得更好一點。我不會說我有很棒的人脈網絡,不過,工作中跌跌撞撞的時候不少,但「約不到人」從不是最大的難題,即使後來從大媒體換到新媒體,少了大品牌的加持,也都不是。幾次碰到難纏的採訪對象,問他為什麼最後願意接受採訪,「因為妳很認真」是我聽到最多的答案。
從這個角度看,在「做自己」跟「拓人脈」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或許才是路能走得長遠的前提。人脈沒有“SOP”,只有最適合你的那條方程式,找到了,自然就會自在了。回想自己的人生經驗,我也透過這期封面故事又多出一些體會,希望讀者也能仔細品味。人脈,從此對你不再是難題。
其實,小編一開始也不曉得如何經營人脈,好多好多的疑問圍繞在小編身旁,直到小編聽了大專生涯發展協會的一堂課後,開始有了行動。

那是一堂有關人際的課程,講師跟我們分享到,當我們在跟人第一次接觸時,我們首先會先交換名片,但很多人都只有到這一步,接著就把名片放著生灰塵了。老師有提到,交換名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永續經營

這句話點醒了我,的確,在大專生涯發展協會的講座中真的可以認識到很多人,也會交換到不少的名片,但少了後續的關心,那張名片就真的只是一張名片,而不會變成我們的人脈。

於是,我開始聆聽講師接下來的每一句話,想徹底了解要如何把名片變人脈呢?首先,三天內寄封E-mail給對方,說明很高興認識他,並祝福他。接著,每星期寄一篇好文章跟他分享,可以作心得上的交流,然後才慢慢建立由淺入深的關係。

聽完老師的分享,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開始照著老師的步驟慢慢執行,發現其實建立和經營人脈真的不難,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人脈網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