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打開書本,讓心靈開始不一樣


大學期中考試剛結束,為了順利考試All Pass,許多大學生逼迫自己考前踏進圖書館,面對塵封已久的書本,原本充滿書香之氣的圖書館,似乎充滿更多焦躁的氣息。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有感閱讀在台灣學生的眼中,成為有壓力的苦差事,特別摘錄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的佳文與大家分享,期待大家看完文章後,打開書本,讓心靈開始不一樣~嚴長壽談閱讀:

一、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閱讀
 
以前錯失了閱讀的大好機會,那麼僅以高中學歴的我,為什麼最後竟能體會閱讀巨大的快樂和滿足?這完全歸功於我後來學會從更寬更深的角度理解「閱讀」的意義,找到讀書的「原因」「目的」 。
 
好比讀地理,其實是讓我可以不必親自旅行、人在家裡就可以知道全世界;讀歴史,可以跳脫自己的環境限制,看到不同時空之間的各種過程,鑑古知今,從過去比較現在,這樣讀起來便有趣得多了。
 
如果我重回到十七歲,我會看更多的書,用更積極的態度來更積累自己。當然,學生要將自己課業要先讀好,再兼及其他。
 
二、從「有目的」的閱讀到「無目的」的閱讀
 
大部分的人閱讀一開始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讀書為的是吸收某方的知識。閱讀最大的好處,是把一個人一生的經驗或一段很長時間的體會,加以濃縮成文字,有組織有結構地提供給你參考。這不就等於作者幫你走過那段經驗與人生,讓你也可以同樣產生共鳴。 這其實是一種人生的捷徑。
 
早年我擔任總經理、總裁,看管理、服務、領導類書籍等,大都和工作相關,都有現實的指涉,屬於有目的的閱讀。但是,隨著年紀漸長,我後來再看書的時候,那個心情便完全不同了,進到另一個階段「無目的」的讀書。
 
好比我們聽到喜歡的音樂,不見得要知道這個曲目是什麼風格? 作曲家是誰? 演奏者是誰?照樣可以被感動。就像樂曲有高潮、有低潮、有張揚、有低沉等各種情感表現,你的心情也跟著在起伏中,忘記自己的煩惱,這樣讀書跟聽音樂都讓你心情放鬆,好像工作之後回家彈一彈鋼琴、畫一幅畫一樣,可以面對自己,跟自己心靈對話,是沉澱心靈最好的方式之一。
 
我習慣同時看兩類的書,一種是學習知識、充實智能的(有目的性的);另一種是沉澱心靈的(無目的性的),像聽音樂一樣。一天之內,依不同的時間心情,看不同的書籍,遊走於不同的世界。
 
現在年輕人愛看網路上聲光刺激、翻轉快速的文字,比較純粹的閱讀是否逐漸式微呢?今天早上我還在想,在網路媒體這麼強勢的年代,我們可以回歸閱讀怎樣的位置? 這不禁讓我想到義大利作家卡爾唯諾Italo Calvino)在遺作《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曾經提到的「輕、快、準、顯、繁、稠」六個觀念。

借取他的概念,我覺得其實「輕」跟「快」的同時,也表示失去了「深度」與「厚度」。其實,當一切事物用機械這麼快速完成之後,人應讓剩下有更多時間對自己,弔詭的是,現代人反而被機器帶著走,人類社會經歴過工業革命愈來愈快、愈來愈來愈重效率的追求,最終發覺人始終難以駕馭這個變動不居的世界,心靈也不自覺地走向迷失。
 
而讀書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時間,這跟電腦快速運算不同,當一切走向快速時,我們應回歸閱讀緩慢莊嚴的本質。閱讀讓你沉澱心靈,用更慢的態度來面對生活。打開書本,讓心靈開始不一樣。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小編祝福大家在閱讀中找到更多樂趣~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關心您的學習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